加载中...

「流行声乐学习笔记 26」K 歌技巧


0x00 本节大纲

  • 嗓音保护
  • K 歌技巧
  • 耳机麦克风使用
  • 舞台表现

0x10 【直播】随堂流水笔记

0x11 嗓音保护

  • 声带小结的人唱假声会很难受(闭合闭不住)
  • 如果你每一天的状态都不一样,说明你找到的声音是不稳定的(没有记住动作)

  • 真正高音的体感:如果真的唱到了一个质量非常好的高音时,整个人是非常难受非常累的,因为一个好的高音一定要具备 “气息量足、流速快、声带挡气要跟上、环甲和甲杓搭配要好”,此时气压过于强大、脑子可能就会减少、开始充血、有缺氧的感觉
  • 高音慢慢练上去是可以的,一个个适应自己的音高、慢慢平衡每个声音
  • 一般哪个音算高
    • 女高音起点:High C ,即 C6(简谱 1/do 上有两个点的音)
    • 男高音起点:G4 (简谱 5/So)

平常唱歌时,我们常用的 简谱 1 2 3 4 5 6 7 对应的是 C4(中央C)所在的音区,也就是 C大调的第4个八度(C4-D4-E4-F4-G4-A4-B4),而 C6 代表 第6个八度 的 C,G4代表 第4个八度 的 G。

注意女生的 High X 和 男生的 High X 是不一样的,女生的 High X 永远是 X6,男生的 High X 永远是 X5 (比女生少了一个八度)

0x12 K 歌技巧

0x13 耳机麦克风使用

0x14 舞台表现

0x20 【录播】重点纪要


嗓音保护:

  1. 避免声带疾病:声带小结、长息肉、喉返神经瘫痪等
  2. 保持好的声音状态:避免挤嗓、扯嗓、压喉 (挤/扯嗓是因为用了甲杓启动,压喉可以用大拇指抵住下巴纠正)
  3. 科学有效发声,延长唱歌寿命
  4. 认知自己的声音:音域、音色、舒适音区(譬如薄嗓子唱厚嗓子的歌,不但累而且完全没味道)
  5. 选择适合自己的歌练习:尽量凸显音色、不强求高音
  6. 勿带病唱歌,身体出现疼痛不适立即停止
  7. 建议进食后再唱歌,保证小腹支撑(不要太饱,但少吃火锅、辣、上火的、冰的、烟酒)
  8. 糖尽量少吃,会粘嗓子
  9. 充足的休息(8 小时),声带粘膜(弹性和韧性)只有休息才会恢复,声带粘膜很少的时候嗓子就会很干

每日练习(专业歌手必修):

  1. 气息:吐 si、s、sh, 保持气息输出(练习 3-10 分钟)
  2. 闭合:气泡音带 aeiou 元音(练习 3-5 分钟)
  3. 技巧(练习 3-5 分钟再带入伴奏):
    • 真假声转换
    • nei音/咽混(加入咽音的混声)
    • 颤音(双颤最少练两组)
    • 气声(通过悄悄话的感觉念歌词)
  4. 咬字:元音练习(一遍即可,但必须把每个字念清楚)
  5. 练歌之前练习哼鸣(随便找一个元音练半小时音阶),找到放松哼唱的感觉

咽混了解即可,如果平常有练习咽音,现在声音每个音应该都比较明显有 nei 的感觉

基础训练:

  1. 音准节奏(必须过关)
  2. 多听歌练习听感
  3. 气息(平稳输出)
  4. 闭合(不做主动闭合,会倒嗓)
  5. 哼鸣(内口腔打开并保持自然闭合)
  6. 练习咬字(大拇指和食指辅助注意自己的吞咽肌群不受影响、不能发力,如果变硬应该停止,找到轻松说话的感觉再发声),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古诗词或小说进行练习

强化训练(在掌握基础训练后挑战,不然会伤害声带):

  1. 闭合(不做主动闭合)
  2. 真假声转音
  3. nei音(高音),男生至少到 D5,女生至少到 E5(升 E5 亦可,最好 F5)
  4. 其余同基础训练

每日练声在半小时到一小时效果最好

K 歌技巧:

  1. 唱歌前一定咬开始(唇颤音/双颤音,哼鸣,自然气泡音转发声)
  2. 尽量不要跟着提示的歌词唱,熟悉歌曲多听伴奏
  3. 唱歌前检查麦克风混响和伴奏大小(伴奏小于人声的 10%)
  4. 使用有线耳机,避免外放杂音(蓝牙耳机有延迟)

开嗓技巧:

  1. 吐 si (三长一短,或三短一长亦可)
  2. 气泡音(自然)
  3. 哼鸣
  4. 打嘟(唇颤音),两指扶着嘴巴打嘟,不扶气息跑得很快,效果会减半
  5. aeiou 元音爬音阶(声音小、集中、自然闭合),需要注意声音是否平衡、声音是不是放松、声音没有真声得感觉、声音有没有正确拉长
  6. nei 音

所有练习记得发声放松

耳机麦克风的使用(适用于手机 APP):

  • 避免喷麦:把耳机置于下巴位置收音、或用纸巾包裹麦克风(纸巾稍微用水打湿,否则干纸巾会有很多摩擦声音)
  • 避免炸麦:把耳机拿远

动圈麦克风的使用(适用于 KTV、演出、比赛):

  1. 注意握麦:
    • 握麦时,手前臂和身体平行,把自己的手当成麦克风支架
    • 手不要碰到麦球下面的一圈、甚至不少握到麦球,否则会把混响包住、导致声音很干
    • 手放松拿着握把即可,没必要握拳包裹拿得很紧
  2. 注意麦距:舒适距离即可,不要太近亲上去,也不要太远影响收音(拉麦除外)
  3. 注意角度:麦克风和嘴巴大概斜 45° 角

动圈麦克风的技巧:

  1. 建议气声起音(适用抒情、柔美),或者能用气泡音起音更好(适用欢快、活泼、悲伤、低沉)
  2. 声音虚的,多锻炼声带闭合、提升声带敏感度
  3. 声音闷的,多用鼻咽腔(把嘴皮子动起来、打开口腔)
  4. 学会拉麦(适用高音部分需要维持音的时候)

演唱的时候:

  1. 神情专注
  2. 动作放开(都在台上了,要多 E 就多 E 了)
  3. 多和听众交流互动

如果放不开就多练胆,到大街上唱歌、到歌房唱

0x22 正确的行为

x

0x23 错误的行为

进度条 行为描述
0405 00:05:25 如果想唱好歌,平常不要用不正确的发声逻辑去发声,例如大喊大叫、甲杓启动
0405 00:18:00 音乐行业有句话:一昧去追求高音,其实不是非常聪明的事情,所谓的“演唱”就是又演又唱,把歌曲演绎好。其实很多歌手都是自己降调后再去演唱的,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不足,一定是有唱商和情商的。练歌/练高音就是慢慢往上探,强行唱上去没有必要。高音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,唯一留下来的是你这个人演绎整首歌曲的好与坏

0x30 课后作业

最后的作业要求:

  1. 用正确的发声动作,做一条干净的滑音
  2. 从 G3 到 G4,发 a 滑上去(可以滑回来)
  3. 保持好状态

这个是练习环甲肌发力的,不要想着现在就能做得特别好,只需要以后保持有这个意识、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去练习

0x40 日常练习

序号 参考进度 练习内容
1 0405 00:37:32 每日练习(专业歌手必修)
2 0405 00:43:44 基础训练
3 0405 00:47:09 强化训练
4 0405 01:05:50 参考课后作业要求,反复练习(刺激环甲肌发力)

0xF0 相关资料(非公开)

禁止传播,资料仅限个人使用

0xF1 0411届

0xF2 0405届(往届)

0xF3 下载


文章作者: EXP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EXP !
 本篇
「流行声乐学习笔记 26」K 歌技巧 「流行声乐学习笔记 26」K 歌技巧
价值 6K 的流行声乐课程笔记!本节课是声乐课程理论上的最后一课,内容涵盖了嗓音保护、K歌技巧、麦克风使用和舞台表现等,同时提供了毕业后每日自主练习的方向建议。
2025-02-22
下一篇 
「流行声乐学习笔记 25」民谣与烟嗓 「流行声乐学习笔记 25」民谣与烟嗓
价值 6K 的流行声乐课程笔记!本节课是风格课,民谣是一种朴实无华、贴近生活的音乐风格,强调自然音色和情感表达,不需要复杂的技巧。烟嗓则是一种通过假声带拉扯声带、不完全闭合的发声技巧,结合民谣能增强歌曲的诉说感,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声带损伤。
2025-02-21
  目录